第二十三章 扫黑陷入困境,再论毛主席抗日之政治智慧(14/36)

贫乏村成了富裕村,成了整个雷州市发家致富的典型。唐家坳有一个好的致富带,而这个致富带,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。村民真正做到了当家作主。他听说唐家坳的一些事迹后,非常感动,希望市政府办公室以及市委办公室,好好研究一下唐家坳现象,总结唐家坳经验,以便整个雷江市,涌现更多的唐家坳。第三部分,讲了市委市政府在新的一年里的一些打算和规划。

钟绍基说话的水平很高,虽然是即兴演说,条理清晰就不说了,用词非常当,语速平缓,简直挑不出任何毛病。尤其重要一点,他非常睿智。今天的事,传出去是一大官场笑话。试想,市县四大巨,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,这个地方是什么?只有几种可能,一是在北京开会,二是在省里开会,三是在市里开会。除此之外,再没有别的可能,就算是在县里开会,市委书记和市长,也没有同时出现的可能。现在,这样四个,出现在一个偏僻的乡村,知道官场规则的,立即明白,这肯定是一场意外。可钟绍基的讲话,却将这种意外,变成了一次慎重其事的考察。

在热烈的掌声中,钟绍基结束了讲话。

刘凤民再一次站起来,说,下面,请刘市长致词。

这本来就不是一次正式会议,既然钟绍基已经说了,刘延光也不想狗尾续貂,他只是说了一些拜年和祝福的话。

接下来是吃饭。按照任大为、冯海波等的安排,所有工作员都被领到了各家各户,剩下来的,也就是一些领导。

钟绍基刘延光等,被请进了唐小栗家。唐小栗家摆了两桌,这不是城市惯于使用的圆桌,而是典型的中国八仙桌。

八仙桌是四方桌,对座次有极其明确的区分。唐小舟本并不十分清楚这种区分,自然也不清楚钟绍基刘延光等,是否懂得这种区分,但无论懂与不懂,秩序是不能的。为此,唐小栗特意请来族长,由唐小舟向族长介绍这些领导的级别以及先后排序,再由族长告诉唐小舟,哪位应该安排在哪个地方。

之所以要找族长来排座次,最让唐小舟为难的,还是钟绍基和刘延光。这两个,都是正厅级部,又都是省委委员,虽说排名上,书记在市长之前,可是,如果一桌上排出个主次,总不免尴尬。唐小舟向族长说出这一顾虑后,族长说,那好办,不是有两桌吗?书记坐首桌的上席,市长坐次桌的上席,两个都是上席,应该没问题了。

钟绍基和刘延光两个的席次排定了,其他,自然也就好排了。书记这桌,主要是党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