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(3/8)

程宗扬就反覆算过这个问题,这会儿胸有成竹地说道:这是前线消耗的粮食,大军在外,每个士兵大概需要三个民夫供应物资,这样还有二十万民夫,需要的粮食再加三倍,每个月就接近二十万石。

孟非卿道:宋国临安周围几个大仓,每个都有三十万石的存粮。

这就要说到运输问题了。我问过宋军军粮运送的方法,一般况下,一个能够背负的粮食是六斗,每天需要吃两升。以一个士兵需要三名民夫计算,三名民夫一共背一石八斗粮食,加士兵是四个。前六天一共吃掉四斗八升,其中一名民夫带六天粮一共一斗二升返程。接下来六天,三个一共要吃掉三斗六升,另一名民夫带十二天的粮二斗四升返程。接下来六天,两个一共吃掉两斗四升粮食,最后一名民夫需要带十八天的粮三斗六升返程。这样三名民夫供应一名士兵,最大行程是十八天。即使返程粮减半,运到前线也只有三斗。

程宗扬沾了茶水,在案上划着解释道:从临安到沅水可以走水路,虽然省力,但逆水行舟,速度缓慢。从沅水开始,到烈山是一个月的路程。宋军至少要在途中设两处粮仓才能保障供应。计算下来,每运送到前线一石粮食,途中就要消耗十二石。要保障宋军每个月八万石粮食供应,临安运出的粮食就接近一百万石。

不错。兵法讲究因粮于敌,从敌方得粮一石,就省了己方十倍的耗费。

孟非卿笑道:不过很少有算得像你这样清楚。

孟非卿久经军旅,对这些并不陌生,程宗扬也不细说,接着道:况且临安的粮仓也不是军储,还要供应临安居民食用。我估计宋国官仓能调用两百万石已经是极限。现在每石粮食是多少钱呢?

我买的时候秋粮上市,粮价正贱。

孟非卿道:平常粮价每斗在三十到六十铜铢左右。

那么每石就是三百到六百铜铢。以一石三个银铢计算,一百万石粮食,就是三百万银铢,合十五万金铢。

程宗扬道:如果粮价每石涨到一千,甚至三千铜铢呢?

你想把市面的粮食全买下来,囤积居奇?

程宗扬笑道:当然用不了全买,只要我们能买一成,剩下的就有抢着买了。

孟非卿熟稔军事,对市面粮食的流通并不在行,问道:一成有多少?

我估计有四五百万石。详细的就要找行家了。

孟非卿琢磨了一会儿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